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静配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配工作总结1为适应国际卫生事业的趋势发展,我院拟开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去年开始筹建,今年7月份,医院派出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麦毅忠、药师李健荣、门诊护师陈少妮等3人远赴云南昆明延安医院学习一个月。今年8月份,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装修完毕,其无论是建设布局还是硬件设施都具备国内一流的水平,配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洁净层流台7台,用于普通药物的调配;生物安全柜7台,其中6台用于抗生素药物的调配,1台用于细胞毒性药物的调配,可为全院1200余张病床提供静脉用药调配服务。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依据药物特性而集中配置的无菌操作机构,主要承担医院静脉用药、肠外营养液药物等的配置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为:
(1)、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向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靠拢。
(2)、减少药品浪费,增加医院收入。
(3)、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能保证溶液的无菌性,最大限度降低由于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
(4)、推动临床药学发展,推广合理用药,减少人为大处方,减少用药错误。
(5)、防止医务人员受到细胞毒性药物,抗病毒药物对正常人体的伤害,达到有效地职业暴露保护,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文关怀。
(6)、PIVAS优化人力资源调配:节约了护理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20xx年9月,在医院领导和科室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终于开始运行了。现中心工作人员有药师4人,护士3人,已开展科室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骨二科等5个科室。在开始运行的这几个月中,配置中心的总输液配置数为34809袋,平均每天的配置数为500袋左右。
一、工作进展自运行以来,从刚开始的2个科室逐步开展到现在的5个科室,系统程序在慢慢成熟完善的同时,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大。工作量增加后,各个工作环节压力随之增大,因此作时间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合理安排好每一个环节,质量安全问题在每次的会议上也被一再重申。同时,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与临床沟通,及时获取临床的反馈意见,如用药次序、送药批次、每批数量等,尽量与各病区做好协调。病区用药咨询日益增多,对有些存在配伍、理化性质等争议的处方,药师们实事求是,查资料,翻手册,把好用药关,减少潜在风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通知,及时更改。
药师下临床工作也在进一步开展之中,临床用药指导与不良反应的收集成为药师下临床的主要工作。在审方过程中,发现医嘱中有配伍上的问题时,药师及时与医生沟通,减少了病区医生和护士的重复工作;在用药方面,医生能通过药师及时了解药物的最佳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对于医嘱的制定也有积极的意义。
二、内部管理的优化科室每个月定期召开会议,商论存在的问题,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将新方法、新设想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优化。对于处方审查、药品核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互相交流,把可能出现的差错降至最低;在日常排班上进行了一些改善,在工作量激增、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团队合作精神也成了每次开会的重要内容,配置中心形成岗位明确,互相协作,团结合作的氛围。
加强与本中心护士的沟通,在配置输液过程中发现问题如药品颜色变化、冲配注意事项等,护士及时反映,药师及时解决。重视卫生工作,严格洁净度控制标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质量、风险意识,把差错、日损耗降至最低,做到“零”出门差错;作息时间改变带来的审方上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基于目前临床上各个科室用药时间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已与科室协调,也将尽量满足科室要求。计划在下一年中争取开展全院临床科室,届时,配置中心每天输液配置总量约为每天3000组左右,可为医院节省大量耗材及药物,使配置中心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及医院。待广东省物价局批准收取配置费用后,预计可为医院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一)完善管理体制
1、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促进科室发展的目标,成为中山北部未来开展配置中心的教学基地;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质控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3、完善成本核算体系,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做到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问题是核心问题,科室要有高水平的发展,就要构建一支懂技术,懂管理,专业水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个科室的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另外要抓好科室内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择优使用,突出重点,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每个药学人员来说,接受药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该过程有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衔接的教育阶段组成,即药学院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再教育,称为“药学教育连续一体”。只有通过人才引进、药学人员再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药学人才。
静配工作总结2伴随着酷冬的严寒,20xx年的第一季度已悄然走过;在春意盎然的脚步中,第二季度翩翩走来;回顾20xx年第一季度的工作,既有阳光也有坎坷、既有喜悦也有泪水。现我将20xx年第一季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纪律方面:严格遵守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主动加班加点,力争让我们的工作达到领导放心、自己安心、时刻为病人考虑。
二、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学习与讲座,扎实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技术,汲别人之长补自己所短,善于总结,不断完善提高,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作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混合调配的每一袋成品输液都是直接进入病人的血液中的,所以,我们工作时更要仔细认真,认真混合调配每一袋成品输液,这样才能做到对每一位病人负责。
四、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这个岗位的工作,对自己专业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学习,基本掌握了有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可保证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业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仍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
回顾第一季度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时刻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认真学习、发奋工作、积极进取、尽快成长,把 ……此处隐藏5631个字……会议,商论存在的问题,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将新方法、新设想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优化。
三、加强外部交流
在配置输液过程中发现问题如药品颜色变化、冲配注意事项等护士及时反映,药师及时解决。在一些药品即将缺少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告知病区。同时在一些药品补足的情况下,电话通知病区。在病区水多的情况下,药师辅助护工及时送水到病区,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定期参加科室和医院举办的讲座及继续教育工作。保持室内清洁、整洁、干燥,定期作菌落计数,对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净化级别,保证环境符合要求。
四、以规范化创收为契机,规范静配中心管理
中心在启动创建示范静配中心工作以来,在分管院长和X主任的带领下,克服各种困难,齐心协力,积极投入到迎接创建的工作中。大家反复学习评判标准中的每一款、每一条,对照——整改——再对照——在整改。不达标的坚决整改,已达标的巩固强化,上班时间完成不了的就舍弃中午、晚上、双休日的时间来加班完成。通过这次整改,使我们的相关制度、职责、操作规范、质量标准、工作流程更加健全、规范,全面提高了中心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总之,中心在过去的一年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中努力改进,逐步改善,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为药剂科的更好发展添砖加瓦。
静配工作总结920xx年静配中心的各项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关注下,在药剂科张福喜和罗志红主任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和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静配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现中心工作人员有药师4人,护士2人已开展七个临床科室(呼吸(一)、呼吸(二)、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心内科)及普外一的肠外营养调配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心的总输液配置数为474500袋,平均每天的调配数为1300袋左右。
一、工作进展
工作开展期间由于人员调动,我中心人员相对不足,科领导多次协调,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随着六月份新来药师加入,科室注入了新的血液。血液科由派人员来调配到如今我中心人员参与调配,再到化疗药的调配,得到了血液科的好评。七月份新护士的加入,我中心从提供场所给普外一调配,到如今中心人员排班辅助普外一一起调配,基本承担起普外一的肠外营养调配工作。随着工作量的增大,各个工作环节压力随之增大,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工作开展的流畅、规范,运行良好,科室团结协助气氛空前。
二、加强审方关
病区用药咨询日益增多,对有些存在配伍、理化性质等争议的处方,我们实事求是,查阅资料、翻手册,把好用药关,减少潜在风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通知,及时更改(据统计今年共发现不良事件50余起)。同时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与临床沟通,及时获取临床的反馈意见,如用药次序、送药批次、每批数量等。尽量与各病区做好协调。在审方过程中,发现医嘱中有配伍上的问题时,我们及时与医生沟通,减少了病区医生和护士的重复工作。在用药方面,医生能通过药师及时了解药物的最佳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对于医嘱的制定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内部管理的优化
科室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商论存在的问题,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将新方法、新设想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优化。对于处方审查、药品核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互相交流。把可能出现的差错降至最低,在日常排班上进行了一些改善着重强调了药、护的搭配。在工作量激增、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团队合作精神也成了每次开会的重要内容,配置中心形成岗位明确、互相协作、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心特别注重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强化质量、风险意识,把差错、日损耗降至最低。做到“零“出门差错。
四、加强外部交流
在三甲复审工作期间,中心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与病区护士的沟通,在配置输液过程中发现问题如药品颜色变化、冲配注意事项等,护士及时反映,药师及时解决。在一些药品即将缺少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告知病区。同时在一些药品补足的情况下,电话通知病区。保持室内清洁、整洁、干燥,定期作菌落计数,对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净化级别,保证环境符合要求。
五、严把药品关
每个月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并做好记录,备档保存。如有不合格药品由药师定期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单”,报科主任批准后报损。“不合格药品报损单”应包括药品名,数量,金额,原因,日期等。做好药品统计消耗工作,每季度盘点一次,并及时上交统计报表。
我相信,静配中心将继续在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临床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在我们中心团队密切合作下,我们中心的工作将会得到更多科室的认可和欢迎,我们的工作会开展的越来越好,为药剂科的建设添砖加瓦!
静配工作总结10一、PIVAS建立的意义
(一)保证静脉用药的配置质量和用药安全
(二)增强职业防护,保护医疗环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三)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临床整体护理,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
二、对药剂工作带来的意义
1、就药品分散管理的现状带来了意义
2、在规范医嘱及合理用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是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一个有效途径
4、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
三、PIVAS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的问题:PIVAS的建立对药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到配置中心配药的质量,应大力培养业务水平过硬的药剂人员,
2、与临床科室的协调问题
3、药品配置批次问题:药品集中配置后,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药品配置批次,是PIVAS工作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保证药品及时供应、监控医嘱正确执行、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4、配置时间对药物稳定性及效价有一定影响,药物配置完成后至患者输液之间的放置时间,会对药物的稳定性及效价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临床不良反应,如何缩短这一时间,同时又能使集中配置、高效运作,需要临床、护理、药师的有效协调、合作。
PIVAs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工中的作用药剂师的职业特点使他们更为熟悉药物的稳定性、不相容性,这有利于对全肠外营养液、化疗、静脉输液和肠内营养等药物的配制方法、药物配伍变化、配制后药物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发挥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2、降低给药差错发生在PIVAs中,临床药师在药物配制中的审核作用和指导作用可有效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如错误地使用药物、剂量、配制方法、溶媒和错误的给药途径及滴注速度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治疗差错[2];配制工作中因强调关键环节多人多次复核,对特殊处方强调在配制过程中双人复核,提高了静脉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配置流程中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确保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使得静脉药物的使用更安全、更合理、更经济。
3、合理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临床药师会根据药物特性或机体因素,对药物输注顺序进行合理排序;会考虑药物使用的先后对疗效的。